发布时间:2025-08-02
浏览次数:
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受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墙体材料是建筑结构中承担围护、分隔、承重等功能的基础材料,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、功能性和环保性。传统黏土砖相比,新型墙体材料以工业废渣、建筑垃圾、农业秸秆等为原料,通过环保工艺生产,具备轻质、高强、保温等特性,符合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
墙体材料是建筑结构中承担围护、分隔、承重等功能的基础材料,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、功能性和环保性。根据材料特性,行业主要分为三大类:砖类材料(如烧结砖、非烧结砖)、砌块类材料(如混凝土砌块)和板材类材料(如石膏板、纤维板)。与传统黏土砖相比,新型墙体材料以工业废渣、建筑垃圾、农业秸秆等为原料,通过环保工艺生产,具备轻质、高强、保温等特性,符合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。
国家层面通过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《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》等文件,明确要求新建建筑中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,并禁止在特定区域使用实心黏土砖。地方政府同步出台配套措施,如江苏省对采用新型墙材的建筑项目给予财政补贴,上海市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必须使用自保温砌块系统。政策红利直接推动行业渗透率提升,2025年新型墙材在建筑市场的占有率已突破60%,其中长三角地区因政策执行力度强,应用比例达85%以上。
住宅建筑仍是核心需求领域,占比超50%,但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增长显著。例如,医院项目对砌块的耐火极限要求提高,推动石膏基复合材料市场扩容;数据中心建设带动高密度隔音板需求,相关产品毛利率较普通墙材高出。区域市场呈现“东部引领、西部追赶”格局,珠三角地区因城市更新提速,年采购规模突破200亿元,而成渝双城经济圈通过专项债支持,新型墙材应用比例三年间从19%跃升至32%。
行业原料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,粉煤灰、煤矸石、建筑垃圾等工业固废占比超60%。例如,某集团在安徽建设的生产基地,年消耗钢渣,生产出的轻质隔墙板强度达标且成本降低。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取得突破,秸秆纤维板通过化学改性解决易燃问题,已应用于乡村振兴项目中的民宿建设。
中国建材集团、北新建材等龙头企业占据市场份额,通过并购区域中小厂商完善产能布局。例如,北新建材通过收购某地方石膏板企业,将西南地区市场份额提升至28%。技术壁垒成为竞争核心,掌握发泡陶瓷核心技术企业,其产品导热系数低于传统挤塑板,在超低能耗建筑领域形成垄断优势。
装配式建筑崛起重塑需求结构,预制墙板占比从2020年的12%跃升至2025年的35%。某企业开发的“空心墙板+管线分离”系统,使机电安装效率提升,且便于后期维护改造。此外,光伏一体化墙体成为新兴热点,某研究所研发的碲化镉发电玻璃,单平方米年发电量达,已应用于雄安新区某地标项目。
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《2024-2029年中国墙体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》显示:
住建部拟修订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,要求墙材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传统产品降低。企业需建立碳管理平台,例如某企业通过数字化系统追踪原料开采、生产、运输环节碳排放,其ALC板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,成功打入国际市场。
BIM技术在设计环节的应用率提升至75%,某平台通过算法优化墙材用量,使某商业综合体项目材料浪费率降低。此外,智能工厂建设加速,某企业建设的“黑灯工厂”实现全流程自动化,人力成本降低且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.8%。
头部企业向“材料+服务”模式转型,例如某企业推出“墙材管家”服务,为客户提供从设计选型到施工指导的全周期支持,其装配式建筑项目客户复购率较传统业务提升。这种模式不仅提升附加值,还增强客户粘性,成为行业竞逐的新赛道。
结语:2025年的墙体材料行业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期与技术变革临界点,企业需以创新驱动构建核心竞争力,投资者应聚焦具备技术储备和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标的。在“双碳”目标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双重推动下,行业有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跨越M6米乐官方入口式发展。
了解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《2024-2029年中国墙体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》。同时,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、产业研究报告、产业规划、园区规划、产业招商、产业图谱、智慧招商系统、IPO募投可研、IPO业务与技术撰写、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。
3000+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+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+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+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
M6米乐官网
0576-82881369
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南街道西夏新村
m68989900090@126.com
扫码关注我们
Copyright © 2024 M6米乐官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26050号 sitemap.xml